page9.jpg

話說我常在東區鬼混,

但是東區的東西我很少吃,

理由是因為我對東區的印象只有貴。

 

某天,我經過忠孝復興站,

發現有一家包子店正面排隊,

背面不用排隊,

我覺得很奇怪,

但也到背面買了快速取餐口的包子,

寒冷的天氣,

包子在我手上無比溫暖,

那天買了雪菜包和肉包。

 

回家之後,

我很認真的上網研究,

因為真的很奇怪如果都一樣,

為什麼正面排隊背面不用排隊?

赫然發現,

兩間店第一個字都是姜,

可是,

並不相同

 

page8.jpg

從信義路走到忠孝東路,

我很想好好比較看看,

掏出身上的零錢,

先到快速取餐口「姜家包子饅頭」,

買了肉包和高麗菜包吃了下去。

 

填飽肚子又到正面「姜太太包子店」排隊,

很擔心沒有高麗菜包可以買,

幸好當天幸運有買到。

 

兩家包子要一起吃才能夠比較,

所以,

拿到包子我又坐在人行道上,

嗑了起來,

完全不顧形象,

不這樣沒辦法給公斷。

 

吃完之後,

大略了解,

以我的口感來說,

姜包子:肉包子皮軟,肉比較鬆散,比較沒有肉汁。高麗菜包的高麗菜比較塌,略軟。


姜太太:肉包子皮Q,肉比較扎實,熱的時候肉汁多。冷掉之後,肉汁都被皮吸附,所以,感覺不到肉汁的美味。高麗菜包的高麗菜,很像有經過特別處理,比較脆,味道也比較香。

姜太太的包子在熱的狀態下表現搶眼,姜包子對我來說略遜一籌。

 

page10.jpg

之後,

經過姜太太包子店,

我買了韭菜包和素菜包來品嘗,

素菜包我還是喜歡鹿港有一家大菜包,

只是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營業,

裡面還包蓮子,

很大一個,

想到都會流口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uises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